安徽公务员考试网申论热点六(2)
2011-09-15 16:26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作者:芜湖华图 来源:芜湖华图【导读】1.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任何细节的失实,都是新闻工作的失误,都是新闻工作者的耻辱。唯有传媒和传媒人自身首先明荣知耻,方能在传媒上褒荣贬耻,激浊扬清。与此同时,亟须建立长效机制,以刚性的制度防假于未然,把虚假新闻杜绝于萌芽状态。
从假报道出笼,到查实处理,仅仅一个月,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这些年,虚假的新闻报道不时冒头,而被迅即查处的,似乎只有影响过于恶劣的北京电视台“纸箱馅包子”,除了这个特例,其余的假新闻几乎都未得到及时清查和处分,甚至有很多“自生自灭”,被戳穿后,既没有追根寻源,还原事实真相和揭露造假过程,更没有对造假人与相关领导者问责,不了了之了。虚假新闻报道屡禁不止、久禁不绝,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2.刊登有关我国护航编队虚假新闻的《华西都市报》、《青岛早报》已经依法得到处罚,两报社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辞退或停职等处理。网络上所有这些虚假报道都已经被删除,留下的是网友们的一片嘘声。
这些嘘声嘘给谁?第一声嘘给假新闻的制造者。新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真实,用子虚乌有的事制造新闻,既违反新闻原则也违反做人的基本道德,更触犯了相关的法律。
第二声嘘给编辑。新闻报道永远是一个寻求权威信源认定事实的过程。《深海围“鲨”》、《猎鲨行动》(《“海口”猎“鲨”》)等有关我舰艇编队索马里护航情况的稿件,稍一留意,就会发现许多疑问,而这么重大的军事题材文章,编辑本可以也应该向有关部门求证一下,可是我们的编辑把这一点省略了。
第三声嘘给报社有关领导,对于军事题材的报道,我国早就有明确规定:“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方针,对国家安全环境和作战对象的分析判断,部队重大工作的规划及其实施情况”必须严格执行事前送审报批制度。而我们的报社领导偏偏忘记了,既不送审,也未报批,本完全可以避免的虚假新闻就这样堂而皇之的上了我们的版面,继而被网站广泛转载,造成恶劣影响。
第四声嘘给我们所有媒体。“原来新闻可以随意制造,我们百姓还能信什么?”虚假新闻让所有媒体蒙羞。
(责任编辑:芜湖_艾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