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网申论热点六(10)
2011-09-15 16:26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作者:芜湖华图 来源:芜湖华图三、申论要求
1. 用20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的主要内容。(20分)
2. 结合给定材料,用250字左右的篇幅分析虚假新闻屡禁不止的原因。(30分)
3. 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进行论述。要求内容充实,论述深刻。(50分)
参考答案
1. 答案提示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近年来,国内虚假新闻大有蔓延之势,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界的信誉,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虚假新闻制造传播的主要原因有权威信息不畅和应急反应缓慢、追逐经济利益、媒体行业自律不够、从业者素质较低等。打击虚假新闻,除了以新闻职业道德约束为行业惯例外,还需要有法律法规的制约,特别是应严格追究制造传播虚假新闻者的民事、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
2. 答案提示
虚假新闻屡禁不止既有新闻单位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客观环境的不良影响的因素。
(1)主观因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不够系统不够牢固;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不适应要求;日趋激烈的竞争使媒体在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时把握不准方向;媒体内部管理工作不完善,未能及时根据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队伍的变化填补管理制度上的缺失等。
(2)客观因素: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因素、社会上追名逐利的不良风气对新闻从业人员产生影响,导致少数新闻工作者丧失了职业道德和职业追求。
3. 参考范文
铲除虚假新闻 坚持真实性原则
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报道,现在不时面临假新闻的侵扰:虚假报道、虚假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出现在不同媒体上。对于社会和受众,这是严重的伤害;而对于新闻界自身,这是致命的毒瘤。
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可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有很多优秀的新闻记者为新闻的真实,不惜付出一切甚至牺牲生命。
(责任编辑:芜湖_艾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