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553-4813916
0553-3831519
芜湖分校

资料14:近年来土壤肥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有机质含量下降甚为严重,造成 土壤板结、团粒结构差,耕作层浅薄,蓄水保肥能力差、不耐旱、不耐寒,病虫害发生频繁, 亩产量难以提高。原因在于,一是缺乏绿肥,自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至今,绿肥种植逐年减 少,尤其是近十年来,绿肥生产几乎是空白状态。二是有机肥积造严重不足。目前农户除施 用自家有限的猪牛羊粪外,几乎不再积造其它的有机肥,但自家养的猪牛羊有限;塘泥这种 最好的有机肥全都被遗忘。三是看重施用化肥,种卫生田,造成对土壤掠夺性生产。 资料15:目前,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20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 8%,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立方米,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水土资源很不匹配。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更加突出。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53%,商品 粮占全国的66%,但黑龙江三江平原和华北平原很多地区超采地下水灌溉,三江平原近1 0年来地下水位平均下降2—3米,部分区域下降3—5米,华北平原已形成9万多平方公 里的世界最大地下水开采漏斗区(包括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此外,近年来我国自然 灾害严重,不利气象因素较多,北方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干旱化趋势严重。今后受全球气候 变暖影响,我国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 影响,将对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原有水利设施维护不足、老化严重,有效灌溉面积减少。现有水利设施大部分是在50 —60年代修建的,经过40多年的运行,特别是承包制以来,由于维护不足,存在很多问 题:一是水库淤积,库容和蓄水量减小。表现为病险水库数量增加,水库蓄水下降,现有水 库实际可蓄水量远远低于设计有效灌溉面积。其主要原因是库区水土流失严重,人为地开荒 种地等破坏植被。二是渠系老化、不配套、年久失修。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家和地方对小型 水利设施的投资少,同时各中型水库征收水费困难,对渠系维修资金极少,渠道清淤不彻底, 渠系淤塞,许多渠道渗漏严重,下游渠系无衬砌,年久清淤不彻底,对渠系下游灌溉影响大。 三是机井利用率低,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逐年降低以及管理等存在问题。 资料16:“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粮食价格一头关系到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另一头 关系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因此,粮食价格的波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家发改委强调, 调控粮食市场的目标,是使市场粮价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既不大涨,也不大落。 国家发改委2008年3月28日发布的公告称,此前2月8日国家已经提高了2008年生 产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并向社会公布。考虑到今年粮食生产成本上升较多,为提高农 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决定从新粮上市起再次提高2008年生产的 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其中,每50公斤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粳稻最低 收购价分别提高到77元、79元、82元,提高后的最低收购价格均比2007年高7元;白小 麦、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77元、72元、72元,提高后的最低收购价格比 2007年分别高5元、3元、3元。同时,2008年生产的粳稻最低收购价执行范围由黑龙江、 吉林两省扩大到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这意味着每斤稻谷最低收购价比上年提高7分钱, 每斤白小麦最低收购价比上年提高5分钱,而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比上年提高3分钱。 据了解,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调节粮食供求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农 民种粮的“定心丸”。而今年以来国家对稻谷和小麦的两次提价,累计使稻谷最低收购价提 高9%-10%,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提高4%-7%.发改委官员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这主要是考虑到 去年以来国内化肥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再加上南方 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北方旱情严重,为鼓励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而决定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价水平是综合考虑了种粮成本、顺价销售、国内外差价等 多种因素后慎重决定的。 目前来讲,国家对农民的补偿是直补,直接补偿,有些是按照土地的数量,有些是按照 其他的方式。其实农民的抗风险能力是比较弱的,如果是粮食太多,价格就比较便宜,就会 伤农,政府的限价就是保证在大丰收的时候,粮食供给太多的时候,农民可以得到一个较好 的价格。政府给的是一个最低的保护价格,如果是价格往下走,农民可以得到一个最低的保 障,现在价格是往上走,在国家的限价之上,国家的机制就不工作。当然,是会产生预期价 格还会继续涨,但实际上这个机制不是一个膨胀的机制,是一个保护的机制。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安徽人事考试网 芜湖人事考试网

(责任编辑:芜湖_艾梦婷)

经典图书

  • 安徽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