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553-4813916
0553-3831519
芜湖分校
【导读】析:由“这些博物馆却很寂寞”可知,句意是说参观博物馆的人很少。“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词义过重,排除D项。“人迹罕至”形容荒凉偏僻的地方,用来形容坐落于高校里的博物馆不恰当,排除B项。由“至于说到免费开放和惠及民众”可知,高校博物馆当前是收费的,基于各种原因“免费开放和惠及民众”还遥遥无期,因此这是个很“遥远”的话题,而并非说这个话题关注的人很少,很生僻,排除A项。故本题答案为C。


47.【答案】D。解析:本题所给的四个选项都是针对“经济理论”展开的,压缩后分别可转化为如何发展、内在本质、主要功能、如何看待。由末句“不等同于真理,可以争辩,可以错,也可以被推翻”可看出,这里谈的是看待问题,即D项。
【考点点拨】 “因此”作为因果关系的指示词,其后的内容常是对上文的总结,在主旨类题目中要重点关注。
48.【答案】D。
49.【答案】D。解析:文段通过列举具体数字,论证了畜牧业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加剧温室效应、占用大量土地、森林遭到砍伐、对生态和物种的威胁等。这一切都可以浓缩成一个词,即D项的“环境代价”。
【考点点拨】 本题的迷惑项为A项。仔细体会A项内容可看出,“严格控制畜牧业发展”显然不合常理。因为畜牧业作为国家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具有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不可能“严格控制”。
50.【答案】A。
51.【答案】C。
52.【答案】C。
53.【答案】D。解析:文段中的小女孩打开一扇窗户,看到了让自己悲伤的情景。当她的外祖父帮着打开另一扇窗户时,则出现了让她心情明朗的情景。这说明,从不同的视角看到的景象不同,自己的心境也将不同。这则故事告诫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找到让自己心存希望和快乐的情境。
【考点点拨】 A项是干扰项。题干问的是“想要告诉”,即要求分析这段话的寓意。所谓寓意,就是指寄托或隐含的某种意义。A项只是就事论事,是这段话表面意思的总结,而没有达到寓意的深度。
寓言型题目往往通过一则简单的故事,揭露深刻的主题。考生在作答时要透过现象分析其本质,切忌就事论事。
54.【答案】C。解析:文段先点明民事诉讼胜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搜集到有力的证据。继而指出我国目前民事诉讼所面临的现状,即取证意识增强了,但实际取证的能力较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事类调查取证的需求才越来越大。故文段主要阐述的是我国民事诉讼调查取证需求增大的原因。
【考点点拨】 由末句表因果关系的指示词“因此”可推知,“因此”之后的内容是结果,前文是对这一结果成因的分析,C项与此相符。
55.【答案】A。
56.【答案】C。解析:文段先阐述了北京天坛祈年殿、圜丘的各层组排以“九”及其倍数展开的做法来源于《易经》,后总结这种以“九”及其倍数排列的现象是《易经》符号学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故文段意在说明《易经》与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符号信息,即C项。
【考点点拨】 根据文段中的高频词汇“九”和《易经》,可快速锁定文段的论述对象为:符号信息与《易经》。结合选项,只有C项中提到了《易经》,故可初步判定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安徽人事考试网 芜湖人事考试网

(责任编辑:芜湖_艾梦婷)

经典图书

  • 安徽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