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553-4813916
0553-3831519
芜湖分校
【导读】析:由“这些博物馆却很寂寞”可知,句意是说参观博物馆的人很少。“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词义过重,排除D项。“人迹罕至”形容荒凉偏僻的地方,用来形容坐落于高校里的博物馆不恰当,排除B项。由“至于说到免费开放和惠及民众”可知,高校博物馆当前是收费的,基于各种原因“免费开放和惠及民众”还遥遥无期,因此这是个很“遥远”的话题,而并非说这个话题关注的人很少,很生僻,排除A项。故本题答案为C。


11.【答案】D。
12.【答案】B。解析:文段通过描述帕格尼尼演奏产生的惊人效果,突出强调其演奏水平的高超绝伦。A、C两项的“激情”和“模仿力”都不符合文意。D项的“表演力”强调的仅仅是技艺。
【考点点拨】 本题答案主要在B、D两个选项中选择,到底选哪个,主要根据作者的感情色彩来判断。阅读文段可知,作者通过歌德的评价、巴黎人的痴迷和盲人的惊叹,表达了对帕格尼尼演奏艺术的高度崇拜。而“魔鬼般”比“高超”更能表达作者的崇拜之情,更能概括帕格尼尼演奏的绝伦。且“表演”一词明显将帕格尼尼的艺术境界降低了一个层次。故本题选B比D更贴合文意。
13.【答案】A。
14.【答案】C。解析:文段介绍的是一个年轻人应聘成功的故事。这个年轻人之所以能应聘成功,得益于他收到指出错误信后回复的那封感谢信,显然,公司是从其这一举动读出了其身上具有的更深层次的品格——谦虚,而这也是这段文字想告诉我们的,故本题选C。
【考点点拨】 A项“不经意间”未体现出年轻人应聘成功的原因,排除。B项的视角依然没有离开“公司招聘”,属于就事论事,而且“态度”的表述也过于笼统,排除。由“虽然你自认为文采很好,但从你的来信中,我们发现了许多语法错误,甚至有一些错别字”可看出,他之所以应聘成功,并不是因为他的文字功底好,故排除D项。
15.【答案】C。
16.【答案】B。
17.【答案】C。
18.【答案】C。
19.【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汽车企业应当支持环保,而另一方面,无利润的支持环保又难以持久。接着指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汽车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即以技术革新来支持环保,故C项为正确答案。
【考点点拨】 文段围绕汽车企业与环保的问题展开,A、B两项均脱离了汽车企业这一范畴,可排除。本题干扰项为D。D项只强调发展的同时要充分重视环境保护,而究竟如何解决做环保与保持利润这一矛盾,则没有涉及。
20.【答案】A。解析:材料先谈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注重工程措施的防洪理念,接着介绍了60年代以后日渐重视非工程措施的防洪思路。以60年代为界,对世界各国防洪观念做了一个比较,突出的是防洪理念的转变,故正确答案为A项。B项的表述错误,文段强调的是“防洪理念”,而不是“控制洪水的新途径”。
【考点点拨】 若材料只是客观地将同一主体在两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对比,而提问方式又是要求概括文意的,那么正确选项往往是论述主体的“转变”、“变化”等。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安徽人事考试网 芜湖人事考试网

(责任编辑:芜湖_艾梦婷)

经典图书

  • 安徽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