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553-4813916
0553-3831519
芜湖分校
【导读】析:由“这些博物馆却很寂寞”可知,句意是说参观博物馆的人很少。“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词义过重,排除D项。“人迹罕至”形容荒凉偏僻的地方,用来形容坐落于高校里的博物馆不恰当,排除B项。由“至于说到免费开放和惠及民众”可知,高校博物馆当前是收费的,基于各种原因“免费开放和惠及民众”还遥遥无期,因此这是个很“遥远”的话题,而并非说这个话题关注的人很少,很生僻,排除A项。故本题答案为C。


11.【答案】D。解析:从语意上理解,文段是在解释“为什么领导不愿意承担管理过程中的‘教练’角色”,并没有涉及员工效率和团结意识问题,也不是强调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只有D项抓住了文段的主要内容。另外,文段中反复出现“教练”这一关键词,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提到了“教练”。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点拨】 当文段中出现设问的修辞手法时,通常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此时文段的叙述重点不会是问题本身,而通常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因此,在解答这一类题目时,我们可以把握这一原则,即对文段中问题解答最到位的选项往往就是正确答案。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初次分配过程中收入差距被拉大的现状,为了应对这一现状,国家必须进行收入再分配,通过二次分配达到缩小收入差距,化解社会矛盾的功效。“再分配过程”是文段主要谈论的内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点点拨】 本题D项为干扰项,但“收入分配体制”包括分配与再分配,与文段主要谈论的内容不符,且“必须改革”从文中无法得出,可排除。
15.【答案】A。
16.【答案】D。
17.【答案】D。解析:文段的叙述可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说城市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硬环境的好坏和软环境的优劣,接着指出软环境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素质。故综合来说,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有助于提高软实力,从而带动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即D项。
【考点点拨】 本题的干扰项是B、C两项。“软环境”在文段的叙述层次中起的是一个上下承接的作用,是作者论证的中间环节,并不是文段叙述的落脚点,这两项都未提到市民整体素质问题,故排除。
18.【答案】D。
19.【答案】D。
20.【答案】B。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安徽人事考试网 芜湖人事考试网

(责任编辑:芜湖_艾梦婷)

经典图书

  • 安徽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