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网2007-2011年度国考行答案解析——言语理解与表(13)
2011-09-28 09:45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作者:芜湖华图 来源:芜湖华图【导读】析:由“这些博物馆却很寂寞”可知,句意是说参观博物馆的人很少。“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词义过重,排除D项。“人迹罕至”形容荒凉偏僻的地方,用来形容坐落于高校里的博物馆不恰当,排除B项。由“至于说到免费开放和惠及民众”可知,高校博物馆当前是收费的,基于各种原因“免费开放和惠及民众”还遥遥无期,因此这是个很“遥远”的话题,而并非说这个话题关注的人很少,很生僻,排除A项。故本题答案为C。
31.【答案】C。
32.【答案】B。解析:题干说的是国际投机商把“来料加工”作为借口来攫取利润,故第一空填“手段”不合适,排除A。而“名义”的用法通常是“以……的名义”,没有“以……为名义”的说法,排除C。“将低价成品油大量出口到境外大赚一笔”的做法,会对国内油品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不会严重到“牺牲”国内市场的程度,因此排除D。本题答案选B。
【考点点拨】 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外商提供,进口时不付汇,制成品由外商销售,经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进口原材料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均属于外商。
33.【答案】A。
34.【答案】D。
35.【答案】C。
36.【答案】A。
37.【答案】C。解析:先看第二空,“对泰铢汇率的‘矫正’”和“地区性金融危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件,而“蔓延”和“扩展”是指同种性质的事物在程度上的加深,排除A、B。从文段的语境分析,“历久弥新”与“痛楚和无奈”不对应,排除D项。正确答案是C。
【考点点拨】 历历在目: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或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扼腕叹息: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谈虎色变:原意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真知虎的厉害。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连脸色都变了。心存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38.【答案】B。
39.【答案】D。
40.【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旨在说明公司领导在注重细节方面如何有效管理员工。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句中的对应关系。“明察秋毫”对应“能够在注意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周密”对应“细致”;“威慑力”对应“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搪塞”对应“马虎”。正确答案选A。
【考点点拨】 如果对四字词语的意思知道得比较清楚,也可快速解题。A项“明察秋毫”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B项的“明辨是非”指对是非问题看得清楚。C项的“抓大放小”指的是抓住重点,有主有次。D项的“高瞻远瞩”指的是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长远。从几个词语的含义中可知与“注重细节”意思相近的只有“明察秋毫”,所以A项正确。
(责任编辑:芜湖_艾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