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网热点每日时评:关注社会信任度(6)
2011-09-13 10:02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作者:芜湖华图 来源:芜湖华图
表象:公众对谣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本质:社会信任度降低的根本原因是转型期的社会失范,是社会发展难以避免的阶段
经历过一次谣言事件并且吃过苦头的小梁告诉记者,如果再听说类似传言,只要威胁到人身安全和自身利益,她还是会选择相信。“在不确定真相的情况下,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她说。
对谣言的相信,就是对社会秩序的不相信。小梁的想法,体现了当下社会许多人的心态。李强指出,社会信任度降低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失范。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变,变革不仅发生在经济体制上,还发生在社会管理体制上,党和政府提出的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涉及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制度要变革,原有的社会规范被打破、新规范尚未建立,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道德会失去约束,社会学称之为‘社会失范’。”李强介绍。
“国内外的发展实践都证明,‘社会失范’是任何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阶段,由‘社会失范’导致的社会信任度降低,也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阶段。”李强说。他介绍,工业革命前后,是欧洲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冲突多发期,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巨大变革,不仅导致了欧洲国家的国内动荡,甚至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阶段。李强认为,我国当前的改革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其深度和广度都胜于任何一个国家。因此,要对可能出现的“社会失范”和社会信任度降低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仅以人口结构来分析,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关系以熟人关系为主,而今,社会发展,人口膨胀。1949年北京市只有约200万人,而现在,北京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000万人。人们生活在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圈子中,以往熟人与熟人之间交往的准则和道德规范都不再适用,匿名伤害、欺骗、诈骗概率无形中增加许多。
但局面并非不堪设想,李强说。国外的发展经验可为我们提供有效借鉴,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的发展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撑。
(责任编辑:芜湖_艾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