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网:07年北京面向社会在职人员招考公务员(43)
2011-09-09 12:09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作者:芜湖华图 来源:芜湖华图32.【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所述,那么D只能去甲单位办事,这一天只能是星期二或者星期三。如果是星期二的话,乙、丙、丁单位都接待,跟C所叙述的矛盾,排除掉,所以只能选择C。
33.【答案】A。解析:题干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得不到否定后件,故A是错误的。
34.【答案】A。解析:前提预设型题目,只有加上A选项的前提,结论才能成立。
35.【答案】A。解析:2010年,造纸业所用的回收纸浆至少是2000年所用总纸浆的(3+1)÷3= 倍,故Ⅱ是错误,只能选择A。
36.【答案】D。解析:由第二个事实可知,观众一般只能记住一段连续播出的电视广告中的2个,若要使这个比例降低,只有连续播出的广告的平均数量增加,故应选择D。
37.【答案】B。解析:削弱型题目。结论认为是广告的作用促进了销量的增长。而B选项恰恰相反,认为化妆品的购买者中,绝大多数都没有受到广告的影响。那么该化妆品销量的增长就是因为其他原因引起的。
38.【答案】C。解析:题干中只提到1983年的全国贫困率为18年最高,但并不代表贫困率逐年增加,A错误。题干中提到了贫困率增加的两种原因,并未分辨哪个因素影响更大一些, D项错误。题干只是列出两种原因,经济衰退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原因,并非一定导致全国贫困率的升高,所以B项错误。故应选择C。
39.【答案】D。解析:选项D相当于说“在所有时刻所有的人都必然受骗”,显然跟题干中“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所有的人”矛盾,所以D项必然是假的。
40.【答案】D。解析: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由否定的后件“小强、大壮和李铁没有同时参加同学聚会”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丽丽没有参加”,故应选择D。
(责任编辑:admin)
- 共52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