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75分的经验】2012公务员考试行测做题技巧心得
2012-01-16 19:49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作者:芜湖华图 来源:华图教育
安徽省考交流群: 187434933 咨询电话:0553-4813916 咨询QQ: 1725185797
最近有很多同学问我有没有行测方面的资料,我很想帮助大家,同时也感到压力和责任重大,我知道大家真的很需要这方面的资料,而我也只有竭尽权力帮助大家才对得起大家的信任,才不会辜负大家的期盼。所以我特奉献上《秒杀行测》。该资料是深入挖掘真题答案内幕,探究解题诡秘之道,能赋予你瞬间诛杀行测考试的魔力。
具体例子:
1、尽管严格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行政决策可以减少失误,达到精确,但是,决策毕竟是人的行动,人并不是像机器那样按照规律运行,按照规模生产产品。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A行政决策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B人的主观性常常是造成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
C作为行政决策的主体,人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D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实行行政决策科学化的前提
解:瞟一眼题干,发现了一个很突兀的词,被一个逗号显眼地隔开“但是”,这时马上要反应出做阅读理解题的第一条不变法则:转折决定一切!。这时候,转折词前一切都不用看不用管了,直接盯住与转折词最近的意群“决策毕竟是人的行动”,在讲“决策”“人”“主观性”,请注意,做阅读理解题就是不断在脑中闪出关键词,不需要去把它们造成很美丽的句子,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思考的时间。
此时,可以毫不犹豫地去选项里找包含这三个词汇意思的选项了,瞬间得出A。
2、亚洲的困境在于——破坏环境的力量正是创造经济奇迹的动力,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产量、更多工作、更多餐桌上的食物,但是也意味着更多的烟雾被排放,更多的树木被砍伐,更多化学物质倾向河流。
A亚洲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存在冲突
B环境问题制约着亚洲经济的长期发展
C绿色产业将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D亚洲的经济发展以资源的过度的消耗为代价
解:扫描题干,眼前一亮,发现了一个破折号,马上用第五法则:指示性标点(破折号、冒号、引号)指向答案!只看破折号附近的意群“破坏环境的力量正是创造经济奇迹的动力”,结合选项很易得出A。
D选项“资源的过度的消耗”片面
3、古车上的篷盖有的用席蓬,有的用麻布之类制作,顶上比较陡,到篷边上挑起而成为曲线。这样的好处,一是可以不挡住乘车人的视线,二是可以使顶篷上的雨水排得更远。
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A介绍古车篷盖的材料及特点
B介绍古车篷盖的形状与功效
C说明古车篷盖在设计上非常注重实用性
D说明古车篷盖在设计上兼顾实用与审美
解:指示性关联词(包括序数词)“一……二……”非常显眼,序数词一出,其本身并不重要,总领序数词的语句必是考点,即“这样的好处”,马上就可以排除A、B。再看看“一……二……”的内容,就容易选出C了。
4、劳动密集型出口始于沿海地区,现在已经开始向内陆扩散,而沿海地区和内陆的一些城市开始了产业升级。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雁行模式,即较高技术的产业不断由较发达的国家向较不发达的国家转移。中国经济的发展也符合雁行模式,产业发展正在形成由沿海向内地的梯度转移,产业发展正在形成由沿海向内地的梯度转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一模式还将持续下去。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内陆地区亟需加快产业升级
B沿海地区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
C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与世界一致
D沿海地区应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份额
解:跳读,发现一个词汇几次出现,运用解题法则七:高频词汇提示答案!联系高频词汇出现的三处,不难得出答案C
5、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即到2020年人人不同程度地享有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底线是,要防止任何人由于生活困难陷入绝望的境地,要消除他们的生存危机和生存恐惧。只要有一个人因为生活困难而绝望了,那么这个保障的网络就是有漏洞的。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
A原则 B期限 C目标 D意义
解:太简单了,关键词匹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当然选目标,一秒钟!
6、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则要丰富得多。根据对使用频率最高的8000个现代汉语常用词的统计,其中双音节词占71%,单音节词占26%,三个音节以上的词占3%。不过,就日常口语而言,单音节词的使用频率仍然大大高于双音节词,前者的使用频
率为61%,后者只有37%。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
A. 双音节词只是出现在现代汉语中
B. 日常口语使用的词不是常用词
C. 汉语词从古到今都是以单音节为主
D. 现代口语使用仍以单音节词为主
此例中,选项AC分别含有表述绝对化的词语“只是”和“都”,排除AC
此题正确答案是D
7、读书是上帝恩赐给读书人的一种享受,那种宁静致远的体味远不是宝马豪宅所能比的。尤其是秋雨绵绵的午后,一卷书、一杯清茶抑或一杯浓咖啡相伴,临窗而坐,沉浸于听雨、读书
的梦境中,阅读经典,阅读自己,也阅读自然,悠哉游哉,还有什么不能放下?
最符合这段文字中心思想的是()??
A. 读书是使人宁静致远的高级享受
B. 读书需要选择最佳的阅读环境
C. 读书须阅读经典,阅读自己,阅读自然
D. 读书会使人进入梦境,悠哉游哉地生活
此例中,选项BC分别含有表述绝对化的词语“最”和“须”,排除BC
此题正确答案是A
具体例子:
1、尽管严格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行政决策可以减少失误,达到精确,但是,决策毕竟是人的行动,人并不是像机器那样按照规律运行,按照规模生产产品。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A行政决策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B人的主观性常常是造成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
C作为行政决策的主体,人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D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实行行政决策科学化的前提
解:瞟一眼题干,发现了一个很突兀的词,被一个逗号显眼地隔开“但是”,这时马上要反应出做阅读理解题的第一条不变法则:转折决定一切!。这时候,转折词前一切都不用看不用管了,直接盯住与转折词最近的意群“决策毕竟是人的行动”,在讲“决策”“人”“主观性”,请注意,做阅读理解题就是不断在脑中闪出关键词,不需要去把它们造成很美丽的句子,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思考的时间。
此时,可以毫不犹豫地去选项里找包含这三个词汇意思的选项了,瞬间得出A。
2、亚洲的困境在于——破坏环境的力量正是创造经济奇迹的动力,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产量、更多工作、更多餐桌上的食物,但是也意味着更多的烟雾被排放,更多的树木被砍伐,更多化学物质倾向河流。
A亚洲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存在冲突
B环境问题制约着亚洲经济的长期发展
C绿色产业将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D亚洲的经济发展以资源的过度的消耗为代价
解:扫描题干,眼前一亮,发现了一个破折号,马上用第五法则:指示性标点(破折号、冒号、引号)指向答案!只看破折号附近的意群“破坏环境的力量正是创造经济奇迹的动力”,结合选项很易得出A。
D选项“资源的过度的消耗”片面
3、古车上的篷盖有的用席蓬,有的用麻布之类制作,顶上比较陡,到篷边上挑起而成为曲线。这样的好处,一是可以不挡住乘车人的视线,二是可以使顶篷上的雨水排得更远。
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A介绍古车篷盖的材料及特点
B介绍古车篷盖的形状与功效
C说明古车篷盖在设计上非常注重实用性
D说明古车篷盖在设计上兼顾实用与审美
解:指示性关联词(包括序数词)“一……二……”非常显眼,序数词一出,其本身并不重要,总领序数词的语句必是考点,即“这样的好处”,马上就可以排除A、B。再看看“一……二……”的内容,就容易选出C了。
4、劳动密集型出口始于沿海地区,现在已经开始向内陆扩散,而沿海地区和内陆的一些城市开始了产业升级。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雁行模式,即较高技术的产业不断由较发达的国家向较不发达的国家转移。中国经济的发展也符合雁行模式,产业发展正在形成由沿海向内地的梯度转移,产业发展正在形成由沿海向内地的梯度转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一模式还将持续下去。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内陆地区亟需加快产业升级
B沿海地区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
C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与世界一致
D沿海地区应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份额
解:跳读,发现一个词汇几次出现,运用解题法则七:高频词汇提示答案!联系高频词汇出现的三处,不难得出答案C
5、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即到2020年人人不同程度地享有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底线是,要防止任何人由于生活困难陷入绝望的境地,要消除他们的生存危机和生存恐惧。只要有一个人因为生活困难而绝望了,那么这个保障的网络就是有漏洞的。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
A原则 B期限 C目标 D意义
解:太简单了,关键词匹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当然选目标,一秒钟!
6、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则要丰富得多。根据对使用频率最高的8000个现代汉语常用词的统计,其中双音节词占71%,单音节词占26%,三个音节以上的词占3%。不过,就日常口语而言,单音节词的使用频率仍然大大高于双音节词,前者的使用频
率为61%,后者只有37%。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
A. 双音节词只是出现在现代汉语中
B. 日常口语使用的词不是常用词
C. 汉语词从古到今都是以单音节为主
D. 现代口语使用仍以单音节词为主
此例中,选项AC分别含有表述绝对化的词语“只是”和“都”,排除AC
此题正确答案是D
7、读书是上帝恩赐给读书人的一种享受,那种宁静致远的体味远不是宝马豪宅所能比的。尤其是秋雨绵绵的午后,一卷书、一杯清茶抑或一杯浓咖啡相伴,临窗而坐,沉浸于听雨、读书
的梦境中,阅读经典,阅读自己,也阅读自然,悠哉游哉,还有什么不能放下?
最符合这段文字中心思想的是()??
A. 读书是使人宁静致远的高级享受
B. 读书需要选择最佳的阅读环境
C. 读书须阅读经典,阅读自己,阅读自然
D. 读书会使人进入梦境,悠哉游哉地生活
此例中,选项BC分别含有表述绝对化的词语“最”和“须”,排除BC
此题正确答案是A
更多关于 公考解疑 的内容:
历年真题
- 安徽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其他考试真题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招生简章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 我下载的文件怎么打不开已有132人参与此话题
- 公共管理的面试题目是什么样的?谁能给点已有188人参与此话题
- 关于报名表填错的问题提问者: 小梳子
- 《人民日报》6篇组合型“荣辱观”评论员提问者: 梅表挺
- 行测常识部分怎么没有公文类提问者: cbw_2007
- 关于2014新版言语理解1000题中的几个问题提问者: 飘雨
论坛热点
申论批改
动物福利—2012年联考
联考真题,广西省所用试卷,考生必做!线上线下皆可批改,批我要参与已有191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