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领导干部考试笔试政治常识真题解析
2011-10-25 14:45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作者:芜湖华图 来源:芜湖华图公选考试是公开选拔干部的考试,这类考试涉及的考生没有国家或地方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多,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很多考生对这一考试并不是非常了解。公选考试由其性质决定了在笔试科目中,政治类常识会占到不小的分量。华图从各地历年公选干考试中选取的有代表性的政治类常识真题,并作出详细解析,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 )。
A.民主法治、理性发展、公平诚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相处
B.民主法治、统筹发展、以人为本、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相处
C.民主法治、公正执法、尊重劳动、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答案:D
解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丰富的内涵。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项要求是从不同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福利,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所以选择D选项。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
A.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发展 D.发展是硬道理
答案:B
解析: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三是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框架。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因为,人是科学发展观的承载者,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了人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科学发展观既不能产生也没有价值。所以选择B选项。
(责任编辑:芜湖_艾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