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网申论指导:解决申论语言困境三要素
2011-09-15 11:44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作者:芜湖华图 来源:芜湖华图
作为公职考试重头戏的申论科目,虽然被冠以诸多名称来体现其在公考中的难度,但是仍然缺乏统一的体系或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破解,市场流通的对申论的认知混乱无章,不仅仅对广大考生带来更多的误导,更是不利于申论科目的成熟和发展。而其中更重要的是面对存在的深层次的申论问题大多依然呈躲避之势,对于考生而言往往不得其精髓致使“理在心口难开”,这就是申论的语言问题。
大多数考生都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语言障碍”,可以简单的分成几种类型:一种是因其知识储备过于欠缺而无话可说;一种是因其专业领域的限制而导致转型困难;另一种较为典型的是缺乏明确的目的值。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申论的作答,更甚的是会让更多的考生对申论失去信心,或是进入一个更大的误区,认为只有大量的进行知识积累,不断的练笔才是解决语言困境的唯一途径。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观点及这个做法是有其合理性的,语言的形成和丰富需要储备,没有任何毫无储备的“超常发挥”,但是简单的尝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根”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成本也过于高昂,因此,我们需要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以寻求更好的渠道来破解申论的语言困境。
首先,应该认清的是,语言只是一种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是思维的载体及外在表现形式。所有的语言形成的最初都是源自于思维,思维是思维主体处理信息及意识的活动,通过不同的载体向外界传达着某种信息,而语言作为符号系统,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延伸到申论,语言是通过文字形式来展现的,文字是语言的视觉形式,文字突破了口语所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仍需要从思维入手,明确目的值,提高规范度来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申论的语言问题。
(责任编辑:芜湖_艾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