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553-4813916
0553-3831519
芜湖分校

 

 

  本次联考题目是一个命题作文,这种以直接命题的方式考察写作能力的方式在申论近年考试当中虽有但并不常见。以下是题目:

  结合“给定资料”,以“家底”为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中心明确,联系实际恰当,内容充实;

  (2)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3)不少于800字。

  一、分析题目,我们可以注意到:

  1、题目要求以“家底”为“题”,不是以“家底”为“话题”。考生只要把“家底”作为题目写上就可以了。论点可以放在第一段中写出。

  2、题目中让考生“联系实际”写文章,这个“实际”当然包括给定资料里边说陈述的中国的实际,但是我们也可以认为包括材料之外的中国现实国情的“实际”。如果是这样,那这个题目其实就具有相当的开放性,供考生写作驰骋的空间就更为广阔。如此看来,再看要求(1)中的“联系实际要恰当,内容充实”,就更有深意了。

  3、文章写作可以结合的材料范围是全部“给定资料”。

  二、结合全篇资料来看,我们可以考虑写作文章的提纲。按照议论文写作基本逻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我们可以考虑文章的写作脉络。也就是说,在第一部分“是什么”部分,要破题说明所谓的“家底”是什么;在第二部分“为什么”部分,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人口普查,摸清“家底”的意义何在;在第三部分“怎么办”部分,要考虑说明对“家底”该怎么办,这样把这个问题展开后,其实可以得到两层意思,一是如何摸家底;二是如何打家底。这两层意思是有递进关系的两部分。如果只写出了如何摸家底,有就事论事的倾向,失之于浅;写出如何打家底这部分,则可以提升文章的论述深刻性和力量。于是我们发现,这部分的写出在内容上成为区分考生的分水岭。

  三、作文第一部分中,“家底”如何确定?结合资料看,资料一中李克强讲话:“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客观摸清人口信息,全面把握基本国情,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由此可见,所谓“家底”就是我国人口信息和基本国情。基本国情千千万,但都跟我国的人口信息相关,温家宝说过,中国再小的问题乘以13亿就是个大问题;再大的成绩除以13亿就是个小成绩。所以,从全部资料来看,我国人口信息是“家底”的重点。于是所谓“家底”主要是指,人口数量、人口比例和人口结构等。

  什么是“家底”确定后,论点可以围绕着如下来写:人口家底是构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建设和效果,人口普查,摸清家底,事关全局。

  对作文第二部分为什么要摸清“家底”,可以谈谈原因意义等,在材料里围绕李克强的讲话和其他材料很容易能够申发出来。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安徽人事考试网 芜湖人事考试网

(责任编辑:芜湖_艾梦婷)

经典图书

  • 安徽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