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网热点每日时评:关注社会信任度
2011-09-13 10:02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作者:芜湖华图 来源:芜湖华图
谣言——辟谣——再传——再证实……许多人纳闷:为何现在谣言这么多?
最近一次,所谓的年终奖新计税办法,仅过了一个周末就被证实是编造;
今年3月,日本因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后,我国东南沿海开始流传吃碘盐可防辐射、核泄漏污染了海盐等传闻,该传言导致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内的多地发生抢盐风潮,事后被证实为谣言;
2010年2月,山西地震传言导致上百万人凌晨街头避震,事后山西省地震局辟谣……
这些谣言为何会出现?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人们对谣言的态度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表象:某些谣传事件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预期
本质:传播学研究认为,由于有主观意识的参与,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形,即“削尖效应”和“磨平效应”
事后看起来颇有些荒诞的谣言,为何事前、事中会蛊惑那么多人?
去年2月21日凌晨发生的事情,至今仍令小梁记忆犹新。家住山西省太原市的小梁全家被一个电话叫醒后,就在街头彻夜避震,直至天明,而当晚并无任何地震发生。小梁回忆说,从春节之前就听到各种渠道传来的消息,说是近期山西将发生大地震,基于大家对汶川大地震的恐怖印象,以及太原正处于华北地震带这一地理常识,不少人家都开始准备包括水、饼干、手电等在内的“地震包”,小梁家还将家里的细软整理并安置妥当。到前两天,更有消息说山西省已经下发文件让各大医院做好抗震准备。
2月20日晚8点左右,小梁父亲收到朋友一条短信,说地震时间已经确定,就在明天!大家将信将疑,折腾到快12点才上床睡觉。不料半夜2点多家里电话响了,是亲戚打来的,说地震就在凌晨4点至6点发生!“我们全家立即起床,带上早已准备好的‘地震包’,开上车直奔最近的应急避难场所——迎泽公园!”小梁回忆说。哪知道,车在迎泽大街上就走不动了,宽阔的迎泽大街已经停满了车,全是避震的人。
(责任编辑:芜湖_艾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