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公共基础知识之核物理学
2011-09-08 13:54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作者:芜湖华图 来源:芜湖华图核物理学又称原子核物理学,是20 世纪新建立的一个物理学分支。它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和变化规律;射线束的产生、探测和分析技术;以及同核能、核技术应用有关的物理问题。它是一门既有深刻理论意义,又有重大实践意义的学科。
核物理学的发展历史
初期 1896 年,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这是人们第一次观察到的核变化。现在通常就把这一重大发现看成是核物理学的开端。此后的40 多年,人们主要从事放射性衰变规律和射线性质的研究,并且利用放射性射线对原子核做了初步的探讨,这是核物理发展的初期阶段。
在这一时期,人们为了探测各种射线,鉴别其种类并测定其能量,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初步创建了一系列探测方法和测量仪器。大多数的探测原理和方法在以后得到了发展和应用,有些基本设备,如计数器、电离室等,沿用至今。
探测、记录射线并测定其性质,一直是核物理研究和核技术应用的一个中心环节。放射性衰变研究证明了一种元素可以通过衰变而变成另一种元素,推翻了元素不可改变的观点,确立了衰变规律的统计性。统计性是微观世界物质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同经典力学和电磁学规律有原则上的区别。
放射性元素能发射出能量很大的射线,这为探索原子和原子核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武器。1911 年,卢瑟福等人利用α 射线轰击各种原子,观测α 射线所发生的偏折,从而确立了原子的核结构,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这一成就为原子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不久,人们便初步弄清了原子的壳层结构和电子的运动规律,建立和发展了描述微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
1919 年,卢瑟福等又发现用α 粒子轰击氮核会放出质子,这是首次用人工实现的核蜕变(核反应)。
(责任编辑:芜湖_艾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