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安徽省201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考试大纲(3)
2012-02-24 11:25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作者:芜湖华图 来源:芜湖华图(解答:根据题干所给定义,正确答案为B。)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对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寡 对于( ),相当于 利 对于( )
A.孤 弊 B.众 钝 C.多 益 D.少 害
(答案: B。本题可以采用代入法。代入B组词语可见,构成的逻辑关系是相同的:寡与众是反义词,利与钝是反义词,都是反义词的关系。所以,正确选项是B。)
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当受到害虫侵袭时,大豆和其他植物会产生一种叫做茉莉酸盐的荷尔蒙,从而启动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更多蛋白酶抑制剂,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害虫吃下这种化合物以后,其消化功能会受到抑制。植物生物学家德鲁西亚发现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导致植物丧失分泌茉莉酸盐的能力,整个“防御通道”由此将被关闭,于是大豆类作物的抗虫害能力便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弱。
由此可以推出:
A.大豆产量会受到空气状况的影响
B.茉莉酸盐的主要作用是抵抗害虫
C.不能产生茉莉酸盐的植物将很难抵御害虫
D.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增加大豆的抗虫害能力
(答案:A。本题属于逻辑推理型。题干中包含着一个三段论推理:大豆等植物产生的茉莉酸盐能够使大豆等植物抑制虫害。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导致大豆植物丧失分泌茉莉酸盐的能力。所以,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导致大豆植物丧失不能抑制虫害。高浓度二氧化碳(隐含:空气质量状况不佳)会导致大豆植物丧失不能抑制虫害(隐含:大豆因为虫害而减产)。由此可以推出A项“大豆产量会受到空气状况的影响”。)
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03-2004年日本、美国、新加坡及西欧国家在马来西亚进、出口贸易额的比较
在马来西亚进出口额所占比重中,2004年比2003年都有所增加的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西欧 D.新加坡
(答案:B。通过观察图表提供的数字可以得出答案。)
常识判断
例题:关于气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沙尘暴发源于蒙古高原
B.厄尔尼诺现象是由温室气体增多引发的
C.美国西海岸有暖流、东海岸有寒流通过
D.飓风指的是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
(答案:D。在气象学上,飓风和台风都是指发生在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只是因发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名称。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被称“飓风”;发生在印度洋地区的则被称为热带风暴。所以,正确选项是D。)
更多2012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资料请查看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推荐阅读:
>>>安徽公务员考试专题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