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553-4813916
0553-3831519
芜湖分校
【导读】本题是信息类试题,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数据可以得到C的结论。当试题中出现数字时,考生应当对数字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关注,这一题首先应考虑从数字可以“得到什么信息”,而不是总是考虑从数字能“概括出什么结论”。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

    66.B.[解析]五个连续偶数中,第三个是第一个与第五个的和的1/2,因此,第一个与第五个的和是18÷(1/2-1/4)=72。故第三个是72×1/2=36,五个偶数的和是36×5=180。

    67.A.[解析]设信封有x,则信纸有(x+50)。由题意可得:(x-50)×3=x+50,故x=100,所以信封与信纸之和为100+(100+50)=250。

    68.A.[解析]由题意可得妹妹与哥哥岁数差为(24-9)÷3=5(岁),故妹妹现在的年龄为5+9=14(岁)。

    69.D.[解析]甲库原来存货占甲、乙两库总数的4/(3+4)=4/7,取出8吨后,那么甲库余下的吨数占甲、乙两库总数的4/9,所以取出的8吨是占甲、乙两库总数的4/7-4/9,所以8÷(4/7-4/9)=63(吨)。

    70.A.[解析]根据题意,3户人家订的数量只能是2、4、4或3、3、4,利用枚举法,可知共有6种不同的订法。

 

     71.C.[解析]由于从甲地到乙地的上坡路,就是从乙地到甲地的下坡路;从甲地到乙地的下坡路,就是从乙地到甲地的上坡路。把从乙地返回甲地的路,设想为从乙地到丙地的路时,显然,从甲地到丙地的路程等于甲、乙地路程的2倍,且其中恰有一半为上坡路,另一半是下坡路,汽车从甲地到丙地耗时为9+15/2=33/2(小时),由于每千米上坡路耗时1/20小时,每千米下坡路耗时1/35小时,又因为从甲地到丙地中,上坡路等于下坡路,故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等于:33/2  /(1/20+1/35)=210(千米)。

    72.A.[解析]甲做63-48=15(天)相当于乙做48-28=20(天),因此甲做48-42=6(天)相当于乙做6÷15×20=8(天),于是甲做42天后,乙再做48+8=56(天)即可完成。

    73.C.[解析](10+200×5%)÷2.5%-(10+200)=590(克)。故选C。

    74.C.[解析]相差百分数与需要量是反比例关系:

(30%-5%)∶(40%-30%)=5∶2

即含5%镍的钢的需要量是2份,含镍40%的钢的需要量是5份,用按比例分配问题求解。

140×2/(5+2)=40(吨)……含5%的镍钢需要量

140×2/(5+2)=100(吨)……含40%的镍钢需要量

    75.B.[解析]男生参加围棋小组的占总人数:45%×72%=32.4%;

参加围棋小组的女生占:54%-32.4%=21.6%;

没参加的女生占总数:1-45%-21.6%=33.4%。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安徽人事考试网 芜湖人事考试网

(责任编辑:admin)

更多关于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的内容:

经典图书

  • 安徽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