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553-4813916
0553-3831519
芜湖分校
【导读】题面中,大公无私与公而忘私是近义词,排除B、D。又,公而忘私比大公无私更进一步,程度更深,是递进关系。选项A中,毛骨悚然比胆战心惊更进一步,位置不对应,排除。选项C,百读不厌是个人的行为,脍炙人口说明得到大众的欢迎,程度更深。故,最符合的为C。
 
    46.互联网作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发挥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在社会矛盾的多发期,民生问题、环保问题、住房问题、腐败问题将在第一时间成为网上舆论的焦点和热点,能否善用网络正成为考验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新课题。在“华南虎时间”、“彭水诗案”和前些年的“孙志刚事件”中,网民参与的热情都成为事件本身以外的社会热点。
 
    关于互联网,文段没有涉及的一项是:
 
    A.成为政府与民众对话的有效方式
 
    B.成为公民参与政治问题的新途径
 
    C.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舆论工具
 
    D.是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新考验
 
    47.与国内老百姓的满意相比,对外宣传是次要的,和国家的国际形象没有特殊的关系。想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来改善形象,认为声音大、报道多、翻译成多种外文就能有好形象,这是中国人自己的思维方式,在信息充分披露的西方社会是行不通的。当然,宣传的手法应该改善,如果宣传的内容中国人自己都不信,又如何说服外国人?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对外宣传对塑造国家形象并不重要
 
    B.通过大力宣传来塑造国家形象是行不通的
 
    C.国家国际形象的关键是国内老百姓的满意度
 
    D.对外宣传的手法应该改善
 
    48.现实地看,近几年快速增长的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以及发展了20多年的核电都难以改变我国的电力结构。依靠新能源的替代作用,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并不现实。在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中,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达到15%,其中水电要从2008年的1.7亿千瓦增长到3亿千瓦,是最大的增量。风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只能占到4%左右,发电量的比例还要更低。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新能源难以改变我国的电力结构
 
    B.依靠新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并不现实
 
    C.水电在未来的发展是有最大的增量
 
    D.新能源发电量的比例越来越低
 
    49.《论语》中经常出现“君子”一词。“君子”原意为有地位的人。一国之主被称为君主,一村之长被称为里君。在儒教看来,即便是没有地位,但若是“有德之人”,同样可以成为君子。即便是在野之人,能以国家之责为己任,亦为君子。并且,《论语》中也有多处“君子”既可解释为在位者,也可以解释为有德才之人。
 
    根据以上文段,对“君子”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有地位的人是“君子”
 
    B.“有德之人”是“君子”
 
    C.有地位的人和有德之人是“君子”
 
    D.在野之人也可以是“君子”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安徽人事考试网 芜湖人事考试网

(责任编辑:admin)

更多关于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的内容:

经典图书

  • 安徽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