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网真题回顾之北京2005年下半年(17)
2011-09-09 14:37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作者:芜湖华图 来源:芜湖华图96.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科技和中介机构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工作,企业就可放手大干
B.2003年上半年“非典”疫情的蔓延,没有影响外资在中国的投入
C.2003年下半年和2004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个体经济投资
D.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除了对未来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有所了解外,还必须清醒估计本产业在技术和资源上是否会对发展产生约束
97.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部分行业经济过热,应当引起重视
B.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资金将不断地投向中国
C.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只是表面现象,我们应当剖析发展背后的问题
D.近年来,国内投资额不断快速增长
三、阅读以下文字,完成98~104题。
一种观念,如果仅是直观的泛说,而未加以分析,很难形成理论体系,当然也就不易接受和“操作”。对传统文化观念进行现代诠释亦即证明,是我们提倡的科学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观念,不能视为几何学中的公理。如“天人合一”,今天借用,就必须确定“天”与“人”各自的科学含义,否则很容易陷入唯心主义的苑囿。再如弘扬“忠”、“孝”,离开科学的诠释,也难免会出毛病。 我们的先人倡导“普通和谐”,但很难实现;今人依然钟情“普通和谐”,并努力付诸行动。自然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内与外,在时空两无限中,根本属性是和谐的;一时畸形,事出有因。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斗争恰是一种“正畸矫形”的手段。
中国传统文化中,涉及道德修养与社会治理关系的观念很不少。其中,“内圣外王之道”值得研究。这种说法的原意是,人道德的修养达到完美的地步,社会问题就解决了。实际上,“内圣外王之道”始终停留在宣传阶段。古人的“内圣说”,是缺乏约束力的一种泛道德主义观念,历史已经诠释了它的作用:“内圣”,不可能成为“外王”的充要条件。现代社会面临着种种深刻的矛盾和问题,它需要科学的管理系统来调节来解决。所以,今天尤不宜再大唱“内圣外王”的高调。这并不是说我们敌视“内圣”甚至要摒弃传统文化观念;恰恰相反,我们认为,没有对古代传统文化的[a],就没有现代的、科学的文化观念的发展。
发展这一点还不够。回溯历史,中国人“有容乃大”,曾真诚地“吸纳百川”,在唐朝,西域的音乐、舞蹈,印度的佛教文化都请了进来,当时佛经“百十倍”于儒家经典,中国文化并没有因此萎缩,反而繁荣发展了。现代中国人在这一点上是不会逊于古人的,而且更讲究科学的态度。
98.第3段[a]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论证分析 B.批判继承 C.舍弃 D.弘扬
99.对“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观念,不能视为几何学中的公理”一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观念不符合现代的科学观
B.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必须进行现代证明
C.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观念并非科学
D.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不能用来证明其他现象
100.对于“普通和谐”的“普通”的现代解释应该是( )。
A.时空两无限 B.平凡的
C.正常的,非畸形 D.通常,一般
(责任编辑:admin)